自然、人文、藝術、平民化

自始至終,我們對於設計的態度始終如一,
一貫的『自然、人文、藝術、平民化』觀點,
包覆著來自不同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內涵,
呈現出充滿歡樂、舒適與美感的空間樣貌,不浮媚於流行,
卻站上設計前灘。

最新作品

台北張宅

【留白之間】

白色不是一個扁平的字,白色在視網膜上有四百種,佔色譜的最大幅度。白很近似鏡子,反映各種顏色,反映藍,是月白,反映紅,是粉白。珍珠白和玉色的白,也反映不同色溫的光。白又不完全是鏡子,反映各種色相,卻沒有失去自我。 節錄自 蔣勳《歲月無驚》。   此案善用原有的屋型設計,將梯廳與玄關入口做結合,牆面以淺色陶板包裹延伸至天花板,地板鋪上深色石磚。透過將引導光源藏進縫隙中,營造出低光源的環境,層疊出不同質感的陰影,將玄關口襯托得簡潔大方。   主空間的視覺感極度開放且和諧度高。延續玄關口的色調,起區空間的天地牆面和室內家俱的配色統一以淺色、米白為主,唯一的一抹深色是屋主的旋轉書架與原木吊櫃。迎面的三面環景,保持視線絕對開闊的同時,也給予了起居空間充足的光源,僅有軌道燈在工作區加強光線。   為了確保日常活動的移動路線垂直且清晰,特意將沙發與長桌安放在角落,或以機能性考量做成移動式的。餐廚電器櫃維持一貫「輕薄」、「簡潔」的風格挑選,盡可能地把室內的焦點降低,將居住者的視覺焦點留給窗外的景緻。   場域間的轉換,留下相同熟悉的視覺經驗作過渡延伸。走進休憩的臥房區,開門即可看到臥榻的窗景,此處延續起居空間的木地板顏色外,利用不同材質與色調的家飾營造出層次。相較於起區空間的多功能與開放性,臥室更具私密性,降低了對外窗的比例,同時提醒居住者的注意力回到當下、關照自我。   通往衛浴空間的拉門,選用無機質的材料搭配,將潮濕的水氣隔絕在外。空間的地板、牆面和天花板,以萊特漆維持一貫的溫潤感,無接縫的處理方式將溫潤感從視覺帶向了觸感。   留白是視覺上的表現,也是心境上的空白。回到場域,空間和時間會給予她獨一無二的具體價值,不在是純粹的美學意識或是數學邏輯,而是忠實的記錄著,開闊如此,深幽如此,明亮豁達如此。

更多作品